ISBN/价格: | 978-7-01-016021-4:CNY68.00 |
作品语种: | chi ger |
出版国别: | CN 110000 |
题名责任者项: | 黑格尔著作集/.朱更生译 |
出版发行项: | 北京:,人民出版社:,2017 |
载体形态项: | 426页:;+24cm |
一般附注: | 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|
相关题名附注: | 德文题名原文取自版权页 |
提要文摘: | 黑格尔在耶拿时期, 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。1801年黑格尔写了《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》一文, 参加当时的哲学争论。这是黑格尔发表的第一篇哲学论文, 文中已经蕴含着黑格尔自己特有的观点。黑格尔认为, 绝对是同一和非同一的同一, 哲学的任务在于扬弃分离, 达到结合。他批评费希特没有达到这种同一, 仅以自我意识为主体-客体, 其实主体是主观的“主体-客体”, 客体是客观的“主体-客体”。黑格尔把哲学规定为知识的总体, 认为它是一个概念体系, 这一体系的最高法则不是知性, 而是理性。他要求哲学以概念体系的形式表现绝对, 表现主客体的辩证统一, 从而奠定了他的辩证的客观唯心论的原则。黑格尔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批评康德、费希特和F.H. 雅各比等人的著作。这些人的哲学被黑格尔看作主观的反思哲学、需要克服的片面性哲学, 因而必须把它们同以总体为基础的“真正的哲学”区别开来。黑格尔还论述了伦理的组织形态以及劳动的伦理意义。耶拿时期, 被认为是黑格尔思想形成史中一个关键时期。在这一时期, 黑格尔开始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, 以独立的思想家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。 |
个人主题: | 黑格尔 哲学思想 |
题名主题: | 哲学家 哲学思想 德国 19世纪 |
中图分类: | B516.35 |
个人名称等同: | 黑格尔 著 |
个人名称次要: | 朱更生 译 |
记录来源: | CN 湖北三新 20171113 |
---|
记录来源: | CN HUNN 20180511 |
overall score :
(Altogether0people)
Altogether[0]People book this book
Comment altogether
Article ,
please
log inPost a comment